第120章 委任 尋一個持刀人
關燈
小
中
大
金秋十月豐收季, 軍中演練不輟,劉徹對軍中將領的委任也終於確認下來了。
毫無疑問,他任命了最信任的衛青作車騎將軍, 統領漢軍三萬人馬。
但是他曾經倚重的另三位將軍就沒有那麽好的安排了——他們甚至沒有被委任出戰。
實際論下來, 上一次戰敗後,李廣和公孫敖繳納贖金免死罪, 一應職銜都被褫奪,如今的身份確也只是庶民。
公孫敖出身卑微, 既已成了敗軍之將,幹脆也就賦閑家中, 教養兒女,也躲了旁人對自己的明嘲暗諷。
這一次沒能獲得委任,他雖然覺得有些遺憾, 但是也松了一口氣。
畢竟作為將軍,肩負的責任也是至重。
自己本來也就沒有那麽大的能力, 只是因曾與衛青的深厚情誼入了劉徹的眼, 敗過一次應也知教訓了。
想通之後,他就提了酒翁,親自登門去祝賀自己的好兄弟衛青獲封,預祝他此戰大勝。
公孫賀那邊態度也差不多。
他無功無過, 未受封賞也未受懲處, 戰事結束後,就重作回了九卿之一的太仆。
太仆掌管皇家的馬匹、車輛,也兼管七個郡的馬場, 權力大又能與劉徹親近,自然沒有什麽讓公孫賀不滿意的。
他名望盛,尤其怕行差錯步毀了自己這麽多年積攢下的功績, 不出征也就意味著不用擔戰敗的風險,正合他心意。
且作為衛青的姐夫,一榮俱榮,他也樂見妻弟衛青領軍出征。
於是初聞這道旨意,他就立刻動用自己太仆的權力,聯絡知交更盡心地為衛青籌措此次出征的馬匹。
可是李廣無法接受這個結果。
他一心一意等著在這一場戰役中洗刷自己戰敗的恥辱,現在終於盼到了一場大仗,劉徹卻不欲讓他出征,他哪裏能情願。
使者剛宣布這個消息,正要在軍營中將旨意頒布給衛青,他就“騰”地站了起來。
李廣面上是沒有壓抑的怒火和憋屈,直截了當地向使者問道:“陛下真不欲令我統軍北伐?”
他滿眼通紅,暴跳如雷的模樣如同是想要沖過來揪住自己的衣領,將使者都嚇得退了兩步。
但是意識到自己明明是來宣旨,卻當著許多人面被李廣嚇退,使者臉色也變得很差。
他頂著李廣的壓迫,聲音有些尖利地攻擊道:“李將軍,我仍願稱你一句李將軍是看在你過往的名望。你上一次戰敗,如今能在軍營中掌權理事就已經是陛下格外開恩了,這次願不願意用你都是陛下的考量,輪不到你來質疑旨意。”
他這話說得實在不客氣,甚至可以說是羞辱了,周遭圍觀者都有人倒吸一口涼氣。
李廣被這話氣得五臟如被火燎,但是這眾目睽睽下,他不敢真的與劉徹遣來的使者爭論——爭論大約也無法爭勝。
畢竟使者話中所言內容難聽歸難聽,卻是句句都是事實。
他只得咬緊牙根,維系住了自己最後一點理智,沒有再作出胡攪蠻纏的醜態。
但是要他完全平靜地接受這樣的安排也不可能,他也不再與來使廢話,轉身徑直去牽自己的馬,要奔皇宮中面見劉徹,為自己請命北伐。
哪怕無法當軍中統帥,只作騎射手的一員總是可以的吧!
“李將軍!”衛青知道他的脾氣暴,擔憂他以這怒氣沖沖的狀態去找劉徹,會觸怒了劉徹,連忙伸出手,試圖挽留住他。
然而李廣回過頭來,望著他的眼神裏充斥著的是徹骨的恨意:“衛將軍也想要羞辱我嗎!”
衛青完全沒有這樣想,張口就要否認。
但他立刻反應過來,自己才被劉徹任命成了車騎將軍,眼下無論說什麽,落入李廣的耳朵裏怕是都帶了居高臨下的意味。
哪怕只是同平常一樣稱呼他為李將軍,也會刺痛他的自尊心。
衛青只得緊抿著唇,垂眼放棄了阻攔他的想法。
李廣其實也知道自己是在遷怒。
只是他此刻悲憤之情已蓋過了其他所有情緒,往日與衛青的同僚情分根本不足對抗他心中泛起的酸意。
他收回目光,憤然地跨坐上馬,一揚馬鞭便縱馬離了軍營。
馬蹄激起一陣塵土黃霧,讓原就對他怨氣未消的宣旨使者咳嗽了幾聲,沒好氣地抱怨道:“李廣怎敢如此放肆。”
衛青眉頭擰起,環顧四周向自己投來崇慕目光的將士們,猶豫一瞬,向使者道:“使者既然已經宣旨完畢,不如入我帳內說話。”
“衛將軍有請,我自然樂意。”衛青相邀,使者眼亮了亮。
他們這些擔宣旨差事的最曉得衛青如今的炙手可熱,他為了今日在衛青面前的宣旨留下印象也是廢了些工夫。
衛青點點頭,走在前面將他領入了自己的營帳內。
避開了其他人的目光,衛青這才向使者問道:“陛下當真不欲讓李將軍這次隨軍出征?”
在衛青想來,李廣的騎射功夫和凝聚力都能起強軍之效,即便劉徹記著上次李廣的敗績不任命他作主帥,也不該將他排除在隨軍將領外。
方才當著眾人的面,他不好直接問緣由,這才將使者領入帳內細問。
使者卻以為他是擔心李廣還有與他爭權的可能。
於是他笑呵呵地向衛青道:“衛將軍,陛下愛重皇後娘娘,也信重您,您盡可以放心。陛下說了,他既然決意將三萬大軍交付你指揮,自然就不會再將李廣安在軍中亂了軍心。”
亂軍心?
衛青眉頭擰得更緊,想不明白這個結論是怎麽得出來的。
既想不明白,衛青也不會質疑劉徹的決定。
捏了捏自己的眉心,衛青提起了方才使者對李廣的態度,道:“李將軍是我漢軍抗擊匈奴的老將了,軍中將士都敬重他,使者談論起他時,也還是稱他作將軍吧。”
他性子溫和,即便因為使者對同僚的輕蔑有些生厭,說起話來也是七分規勸。
使者卻因先前李廣對衛青仇恨的一眼,認為兩人關系惡劣,以為這是在暗示自己對李廣落井下石。
他在宮中待得久了,對這一套最為熟悉,又懷著討好衛青的心思,當下就想好好表現一番。
因而他嘴角上翹,露出一個笑容,輕車熟路地恭維衛青道:“如今可只有衛將軍你作為車騎將軍是正經的將軍。李廣至今無所成就,又年紀大了,怕是過不了幾年就連馬也上不了,根本不可能趕上您的。”
衛青被他這竹筒倒豆子的一段話堵住,想說自己並沒有要貶低李廣的意思,一時又不知該怎麽說才好。
他這一沈默,使者便以為自己是猜對了。
為更好地討好衛青,他又大咧咧地補充道:“李廣那個脾性本就惹人煩厭,如今又沒法打勝仗了,自然沒法再入陛下的眼。即便這一陣讓他在軍營中掌權理事,也不過是李廣求到了陛下面前,陛下顧念他那點可憐的尊嚴沒有拒絕罷了。敗軍之將實際與喪家之犬也相差無幾了。”
聽了他這樣的形容,哪怕衛青是出了名的好脾氣,臉上也染了怒氣。
“戰場上勝敗都是常事,李將軍戎馬半生,連敵人都敬他威名,你怎麽敢用喪家犬這樣的詞與他關聯,你當我漢軍將士都是什麽!”
他到底是征戰沙場殺敵取勝的將軍,平時不刻意顯露威嚴,此刻殺氣卻是裹挾在了怒氣裏襲向使者。
使者哪裏受得住這樣的壓迫,額上冒出大顆冷汗,結結巴巴地解釋道:“我以為... ...衛將軍與李將軍的關系不好。”
他在朝堂上見慣了文臣間互相攻訐,哪裏想得到武將間即便心有齟齬,也會為對方說話。
“關系好不好,李將軍與我也都是戰場上共同以命抗敵的漢軍一員,你辱他與辱我並沒有區別,我不想再有下次聽到你輕蔑李將軍。”
衛青冷聲警告了他這一句,見他顫顫應下,便沒有再和他這種小角色繼續計較,讓他自行離去。
使者也不敢再多言,怕再觸怒了衛青,便低著頭離開了他的營帳。
衛青望著自己桌案上堆疊壘成小山般的書簡,嘆了口氣,合上眼緩緩仰靠在了自己的座椅上。
他熟悉劉徹的性子,既然劉徹已經決定要將李廣排除在這次北伐的隊伍外,那即便今日李廣尋去請戰也不會有用處。
只是三萬兵力著實不是小數目,衛青自己又需作為統帥,坐鎮後方隨時對軍隊下達指令,兵力都需細致部署交代給麾下將領帶著。
按照他原本的考量,如果李廣這次參與北伐,至少該與自己各領一半軍力分攻匈奴。
於是他雖考量過了三萬人這次北伐的行軍路線,但在兵力配置方面,也只思索了一萬五千人該如何規劃給自己的屬下。
可現在沒了李廣的參與,他就得重新考量這多出來的一萬五千人該如何分配了。
一支軍隊戰鬥力最直觀的體現就是兵力,但是對於領兵的將領而言,並非是帶的兵越多越好。
如果所帶軍隊規模超過了這個將領所能統帥的上限,那只會帶去混亂。
若要作比,千人隊伍如一短匕,面對同等數量的對手,一名合格的將領能夠利用這把短匕割開敵寇的喉嚨。
但大多數將領能使用的也就只是這把短匕。
如果交付萬人隊伍給他們,讓他們面對萬數之敵,那就如同讓他們一下子操控十數把短匕,非但不能殺敵,甚至有可能在遇敵之前就已經傷到了自己。
只有真正有能力的將領,懂得融短匕為長刀,才能大開大合地殺傷敵人。
衛青現下就需要通過回憶自己麾下將領平日裏表現出來的才能,找出這樣一個能夠操控長刀的人。
良久,他終於有了決策,喚了帳外守衛的兵士,道:“尋李息來我的帳中議事。”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毫無疑問,他任命了最信任的衛青作車騎將軍, 統領漢軍三萬人馬。
但是他曾經倚重的另三位將軍就沒有那麽好的安排了——他們甚至沒有被委任出戰。
實際論下來, 上一次戰敗後,李廣和公孫敖繳納贖金免死罪, 一應職銜都被褫奪,如今的身份確也只是庶民。
公孫敖出身卑微, 既已成了敗軍之將,幹脆也就賦閑家中, 教養兒女,也躲了旁人對自己的明嘲暗諷。
這一次沒能獲得委任,他雖然覺得有些遺憾, 但是也松了一口氣。
畢竟作為將軍,肩負的責任也是至重。
自己本來也就沒有那麽大的能力, 只是因曾與衛青的深厚情誼入了劉徹的眼, 敗過一次應也知教訓了。
想通之後,他就提了酒翁,親自登門去祝賀自己的好兄弟衛青獲封,預祝他此戰大勝。
公孫賀那邊態度也差不多。
他無功無過, 未受封賞也未受懲處, 戰事結束後,就重作回了九卿之一的太仆。
太仆掌管皇家的馬匹、車輛,也兼管七個郡的馬場, 權力大又能與劉徹親近,自然沒有什麽讓公孫賀不滿意的。
他名望盛,尤其怕行差錯步毀了自己這麽多年積攢下的功績, 不出征也就意味著不用擔戰敗的風險,正合他心意。
且作為衛青的姐夫,一榮俱榮,他也樂見妻弟衛青領軍出征。
於是初聞這道旨意,他就立刻動用自己太仆的權力,聯絡知交更盡心地為衛青籌措此次出征的馬匹。
可是李廣無法接受這個結果。
他一心一意等著在這一場戰役中洗刷自己戰敗的恥辱,現在終於盼到了一場大仗,劉徹卻不欲讓他出征,他哪裏能情願。
使者剛宣布這個消息,正要在軍營中將旨意頒布給衛青,他就“騰”地站了起來。
李廣面上是沒有壓抑的怒火和憋屈,直截了當地向使者問道:“陛下真不欲令我統軍北伐?”
他滿眼通紅,暴跳如雷的模樣如同是想要沖過來揪住自己的衣領,將使者都嚇得退了兩步。
但是意識到自己明明是來宣旨,卻當著許多人面被李廣嚇退,使者臉色也變得很差。
他頂著李廣的壓迫,聲音有些尖利地攻擊道:“李將軍,我仍願稱你一句李將軍是看在你過往的名望。你上一次戰敗,如今能在軍營中掌權理事就已經是陛下格外開恩了,這次願不願意用你都是陛下的考量,輪不到你來質疑旨意。”
他這話說得實在不客氣,甚至可以說是羞辱了,周遭圍觀者都有人倒吸一口涼氣。
李廣被這話氣得五臟如被火燎,但是這眾目睽睽下,他不敢真的與劉徹遣來的使者爭論——爭論大約也無法爭勝。
畢竟使者話中所言內容難聽歸難聽,卻是句句都是事實。
他只得咬緊牙根,維系住了自己最後一點理智,沒有再作出胡攪蠻纏的醜態。
但是要他完全平靜地接受這樣的安排也不可能,他也不再與來使廢話,轉身徑直去牽自己的馬,要奔皇宮中面見劉徹,為自己請命北伐。
哪怕無法當軍中統帥,只作騎射手的一員總是可以的吧!
“李將軍!”衛青知道他的脾氣暴,擔憂他以這怒氣沖沖的狀態去找劉徹,會觸怒了劉徹,連忙伸出手,試圖挽留住他。
然而李廣回過頭來,望著他的眼神裏充斥著的是徹骨的恨意:“衛將軍也想要羞辱我嗎!”
衛青完全沒有這樣想,張口就要否認。
但他立刻反應過來,自己才被劉徹任命成了車騎將軍,眼下無論說什麽,落入李廣的耳朵裏怕是都帶了居高臨下的意味。
哪怕只是同平常一樣稱呼他為李將軍,也會刺痛他的自尊心。
衛青只得緊抿著唇,垂眼放棄了阻攔他的想法。
李廣其實也知道自己是在遷怒。
只是他此刻悲憤之情已蓋過了其他所有情緒,往日與衛青的同僚情分根本不足對抗他心中泛起的酸意。
他收回目光,憤然地跨坐上馬,一揚馬鞭便縱馬離了軍營。
馬蹄激起一陣塵土黃霧,讓原就對他怨氣未消的宣旨使者咳嗽了幾聲,沒好氣地抱怨道:“李廣怎敢如此放肆。”
衛青眉頭擰起,環顧四周向自己投來崇慕目光的將士們,猶豫一瞬,向使者道:“使者既然已經宣旨完畢,不如入我帳內說話。”
“衛將軍有請,我自然樂意。”衛青相邀,使者眼亮了亮。
他們這些擔宣旨差事的最曉得衛青如今的炙手可熱,他為了今日在衛青面前的宣旨留下印象也是廢了些工夫。
衛青點點頭,走在前面將他領入了自己的營帳內。
避開了其他人的目光,衛青這才向使者問道:“陛下當真不欲讓李將軍這次隨軍出征?”
在衛青想來,李廣的騎射功夫和凝聚力都能起強軍之效,即便劉徹記著上次李廣的敗績不任命他作主帥,也不該將他排除在隨軍將領外。
方才當著眾人的面,他不好直接問緣由,這才將使者領入帳內細問。
使者卻以為他是擔心李廣還有與他爭權的可能。
於是他笑呵呵地向衛青道:“衛將軍,陛下愛重皇後娘娘,也信重您,您盡可以放心。陛下說了,他既然決意將三萬大軍交付你指揮,自然就不會再將李廣安在軍中亂了軍心。”
亂軍心?
衛青眉頭擰得更緊,想不明白這個結論是怎麽得出來的。
既想不明白,衛青也不會質疑劉徹的決定。
捏了捏自己的眉心,衛青提起了方才使者對李廣的態度,道:“李將軍是我漢軍抗擊匈奴的老將了,軍中將士都敬重他,使者談論起他時,也還是稱他作將軍吧。”
他性子溫和,即便因為使者對同僚的輕蔑有些生厭,說起話來也是七分規勸。
使者卻因先前李廣對衛青仇恨的一眼,認為兩人關系惡劣,以為這是在暗示自己對李廣落井下石。
他在宮中待得久了,對這一套最為熟悉,又懷著討好衛青的心思,當下就想好好表現一番。
因而他嘴角上翹,露出一個笑容,輕車熟路地恭維衛青道:“如今可只有衛將軍你作為車騎將軍是正經的將軍。李廣至今無所成就,又年紀大了,怕是過不了幾年就連馬也上不了,根本不可能趕上您的。”
衛青被他這竹筒倒豆子的一段話堵住,想說自己並沒有要貶低李廣的意思,一時又不知該怎麽說才好。
他這一沈默,使者便以為自己是猜對了。
為更好地討好衛青,他又大咧咧地補充道:“李廣那個脾性本就惹人煩厭,如今又沒法打勝仗了,自然沒法再入陛下的眼。即便這一陣讓他在軍營中掌權理事,也不過是李廣求到了陛下面前,陛下顧念他那點可憐的尊嚴沒有拒絕罷了。敗軍之將實際與喪家之犬也相差無幾了。”
聽了他這樣的形容,哪怕衛青是出了名的好脾氣,臉上也染了怒氣。
“戰場上勝敗都是常事,李將軍戎馬半生,連敵人都敬他威名,你怎麽敢用喪家犬這樣的詞與他關聯,你當我漢軍將士都是什麽!”
他到底是征戰沙場殺敵取勝的將軍,平時不刻意顯露威嚴,此刻殺氣卻是裹挾在了怒氣裏襲向使者。
使者哪裏受得住這樣的壓迫,額上冒出大顆冷汗,結結巴巴地解釋道:“我以為... ...衛將軍與李將軍的關系不好。”
他在朝堂上見慣了文臣間互相攻訐,哪裏想得到武將間即便心有齟齬,也會為對方說話。
“關系好不好,李將軍與我也都是戰場上共同以命抗敵的漢軍一員,你辱他與辱我並沒有區別,我不想再有下次聽到你輕蔑李將軍。”
衛青冷聲警告了他這一句,見他顫顫應下,便沒有再和他這種小角色繼續計較,讓他自行離去。
使者也不敢再多言,怕再觸怒了衛青,便低著頭離開了他的營帳。
衛青望著自己桌案上堆疊壘成小山般的書簡,嘆了口氣,合上眼緩緩仰靠在了自己的座椅上。
他熟悉劉徹的性子,既然劉徹已經決定要將李廣排除在這次北伐的隊伍外,那即便今日李廣尋去請戰也不會有用處。
只是三萬兵力著實不是小數目,衛青自己又需作為統帥,坐鎮後方隨時對軍隊下達指令,兵力都需細致部署交代給麾下將領帶著。
按照他原本的考量,如果李廣這次參與北伐,至少該與自己各領一半軍力分攻匈奴。
於是他雖考量過了三萬人這次北伐的行軍路線,但在兵力配置方面,也只思索了一萬五千人該如何規劃給自己的屬下。
可現在沒了李廣的參與,他就得重新考量這多出來的一萬五千人該如何分配了。
一支軍隊戰鬥力最直觀的體現就是兵力,但是對於領兵的將領而言,並非是帶的兵越多越好。
如果所帶軍隊規模超過了這個將領所能統帥的上限,那只會帶去混亂。
若要作比,千人隊伍如一短匕,面對同等數量的對手,一名合格的將領能夠利用這把短匕割開敵寇的喉嚨。
但大多數將領能使用的也就只是這把短匕。
如果交付萬人隊伍給他們,讓他們面對萬數之敵,那就如同讓他們一下子操控十數把短匕,非但不能殺敵,甚至有可能在遇敵之前就已經傷到了自己。
只有真正有能力的將領,懂得融短匕為長刀,才能大開大合地殺傷敵人。
衛青現下就需要通過回憶自己麾下將領平日裏表現出來的才能,找出這樣一個能夠操控長刀的人。
良久,他終於有了決策,喚了帳外守衛的兵士,道:“尋李息來我的帳中議事。”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